2022,是中国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政策、技术、应用、市场机制、产业链均实现了突破。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
回望2022年,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无论是新国标驱动下庞大的电动两轮车锂电市场,还是双碳目标下加速战略转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或是储能多元化需求激增的储能市场,都呈
储能中国网获悉,1月28日,江苏省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 报告提出,2023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
储能中国网获悉,2023新年伊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中核集团、中广核、中节能等央国企单位陆续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以
2021年至今,全国共有25个省区发布了新能源配储政策,其中,不少地方对分布式光伏配套建设储能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在这众多文件当中,以山东枣庄配储规模要求最高,为装机容量15%~30%
据统计,2023年1月全国共发布13项储能产业相关政策。其中,国家政策4项,地方政策9项。 国家政策层面:围绕“双碳”目标,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鼓励支
致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大规模储能技术研发提速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科研团队正在研发新一代“电力银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助力我国
2022 年是新能源大年,尤其是光伏和储能,领跑全行业。 2023 年风电、光伏、储能能否继续延续 2022 年的高景气,以及各个细分赛道又拥有怎样独特的机会? 华尔街见闻&middo
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利用仍面临间歇性、波动性、不稳定的挑战。储能可以平抑波动,支撑光电风电大规模并网,被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 实现“双碳”目标,传
1月17日,金华融海新能源有限公司10兆瓦/20.124兆瓦时用户侧储能(金圆水泥)项目成功并网。该用户侧储能项目是目前在浙江省完成备案并在电网公司办理并网手续的容量最大的
储能中国网获悉,日前,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成立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以及水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储能等分类储能技术标准化工作组。 上述储能标准化工作组
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截至去年底,国内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累计达59.4 GW,同比增长37%。1月1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秘书长刘为撰文披露上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