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在新能源产业浪潮下,储能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伴随着储能产业爆发的同时,储能行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136号文的出台,储能迎来变革时刻,储能行业将从过去的价格竞争转换为价值竞争。 在储能行业不断进阶的过程中,全球锂电领域领军企业欣旺达适应市场需求,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逐步成为引领储能行业发展的领先企业。 4月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在北京圆满落幕。在这场全球储能行业的年度盛会上,欣旺达展现了在储能电芯及全链产品上的强大实力。同时展会期间,欣旺达动力海外储能产品研发总监魏臻博士接受了储能产业网采访,关于储能产品、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也给出了答案。 此外,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欣旺达是如何以技术创新和客户需求为核心,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01 电芯为基,逐鹿储能大市场 储能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产品迭代自然竞争也非常激烈。大电芯研发的难点,在于电芯尺寸做大之后,其散热、热失控安全、制造工艺等方面受到很大的挑战。而大容量电芯是突破内卷,构建真正面向TWh储能时代的必然之路。 本次展会,欣旺达带来“欣岳”625Ah储能电芯,实现单电芯“精准2度电”,20尺储能系统集装箱达到6.8MWh。 在采访中魏臻博士介绍到,625Ah电芯具备三大亮点。第一是高能量密度,电芯能量密度达到426Wh/L。第二是极致安全,在储能领域非常领先地采用了“热电分离”技术,2000V绝缘耐压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安全性能。第三是智能化,在电芯制造中引入智能视觉检测来探测PPB级的缺陷,在运行中实现智能安全预警,对储能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在经济性上,625Ah电芯相较于314Ah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能量,625Ah电芯将储能系统容量提升了36%。对于储能电站来说,意味着集装箱数量可以减少27%,相应土建成本和集装箱运输成本也减少了,初期投资成本下降6%。 针对625Ah电芯量产时间及未来欣旺达储能电芯容量是否会向更大容量进阶等问题。魏臻博士表示,欣旺达625Ah储能电芯将在今年实现量产。目前600+Ah电芯在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都实现了大跨步的提升,是一款里程碑式的产品。因此从产品迭代角度,我们估计未来2-3年会维持在600+Ah电芯的阶段。 欣旺达625Ah储能电芯展现了强大的技术优势,相信在量产后定能迅速占领市场。 02 技术沉淀,塑造核心竞争力 欣旺达2016年开始布局储能业务,经过多年发展,能够提供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欣旺达已跻身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全球出货量TOP 10(数据来源:EESA中国企业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2025年4月荣登CNESA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单。 欣旺达的每一次业务布局似乎都踩在了风口上。 目前市场上主流储能系统基本搭载的都是314Ah储能电芯。欣旺达314Ah储能电芯一经推出就迅速占据了市场,在2024年Q1即实现了大批量供货400MWh级储能项目。 欣旺达314Ah储能电芯具有高安全、高容量、高能效、长寿命、低成本等优势,是一款很全面的五边形战士。能够实现循环次数大于12000次。 魏臻博士表示,欣旺达自研的314Ah储能电芯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欣旺达314Ah储能电芯量产时间早,在2023年9月发布了314新品电芯,2023年底实现量产。第二是产品设计深刻把握市场需求,与头部客户密切配合,解决了行业痛点。例如包括了涵盖全球应用复杂场景的综合考虑,构网型应用的体系设计,以及兼容1P家储市场的能力。第三是优异的安全与电性能。例如该电芯在多个百MWh级一年以上实测电站级保持率等于甚至低于电芯的单体衰减,体现了良好的电芯寿命保持率与制造一致性。 欣旺达314Ah储能电芯能够在行业内较早实现量产,得益于欣旺达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布局以及自身技术实力的沉淀。 对于降低度电成本,高能量密度体系必然到来的预判所进行的提前材料体系布局,并且对体系的可靠性进行加速验证。这样可以保证比较早的实证+预测314体系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判断,更早的进行量产。 314Ah储能电芯通过过充、过放、挤压、跌落、冲击、燃烧等62项安全测试,轻松通过海水浸泡、针刺、高温存储等各类严苛考验,及UL1973, UL9540A, UN38.3, IEC62619, GB36276等多国权威第三方认证,锻造安全品质、实现全球通行。 在产品质量把关上,欣旺达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原材料到电芯再到系统、从工厂到电站,实行六道防线全过程实时管控。 目前,欣旺达储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基站储能、电力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等场景,其储能电芯具有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零衰减特性,系统具备高效集成与稳定运行的特点,已在头部储能客户项目中批量应用。 03 坚持长期主义,“稳”就是“快” 欣旺达自成立以来,先后踩中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风口,是行业内少数同时掌握消费、动力、储能电池核心技术的锂电池企业。 欣旺达的成功绝非偶然,这背后来自于对行业长期主义的坚持。欣旺达深知储能行业不是快消品,它需要长期的技术沉淀和市场验证,因此每一步的“稳”都成为了日后“快”的积累。 在技术研发方面,欣旺达始终坚持加大研发投入,近五年整个欣旺达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11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近万人,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50余项,涵盖材料创新、结构设计及安全验证全流程。 在移动储能市场上,欣旺达也带来了颠覆性解决方案。发布了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欣纪元2000”,并完成了5000公里极限测试,验证了其安全可靠性和场景适应性。 欣旺达围绕锂电池储能集成及应用技术,从电芯、PACK、BMS、PCS全栈式自研自产,全面满足客户多场景应用需求。截至目前,欣旺达储能项目已覆盖德国、荷兰、瑞典、法国、意大利、南非、日本、澳大利亚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信未来,欣旺达将继续秉承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球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可靠、更高收益的多场景储能解决方案。 2025年,储能行业正站在价值重构的临界点。唯有坚守长期主义,以技术突破夯实资产根基,方能行稳致远。 |
上一篇:晶澳科技「极境寻光」第二站大漠平沙,挑战全球首张沙漠组件认证!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