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6月30日,在内蒙通辽市一处开阔的工业场区,技术人员屏息凝神注视着控制屏幕。随着控制指令发出,4套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总容量91.5MW/366MWh)按设定程序依次启动,建立起系统电压,启动燃煤机组的启备变与辅机负荷,并与配套的燃煤发电机组协同运作,调节储能输出电压与发电机组同期并网。 这项由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光储能)为内蒙古创源金属量身打造的世界首例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联合燃煤机组黑启动及同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构网型储能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再次验证了智光储能自同步电压源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即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强大的电网电压和频率支撑能力、优异的频率调节和惯性支撑能力、以及宽短路比的电网适应能力,即使在内蒙古严寒、高温、大风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运行,为燃煤机组及场站在各种并/离网条件下的不间断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01 草原上的能源革命 内蒙古创源金属用户侧储能项目位于通辽市科尔沁草原,是山东创新集团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的重要布局。智光储能为该项目配置的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总规模达到91.5MW/366MWh,一举突破用户侧配置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装机规模行业纪录。 项目采用以新能源作为主要电源的源网荷储供电方式,不仅在能源供应稳定性上有着重大意义,还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创源金属的生产得以不受电力波动的干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智光储能依托先进的储能技术和传统能源的结合,开启全新的能源发展模式。让这片草原不仅成为绿色能源的输出地,更是先进能源技术的试验田和展示窗口,为未来能源革命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02 黑启动技术的突破意义 “黑启动”是电力行业的一项关键技术,指在电网因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后,不依赖外部电源支援,仅靠自启动发电机组恢复供电的过程。 构网型储能与传统的“跟网型”储能存在本质区别。后者必须依附于主电网的电压与频率才能运行,一旦电网崩溃便会陷入瘫痪;而构网型储能则可以快速自主调整电压频率,主动参与调节电网,甚至独立支撑局部电网运行,真正具备“黑启动”能力。 智光储能创新性的自同步电压源的控制技术,可满足在单电感接入条件下达成宽短路比稳定运行,具备短路电流支撑能力,暂态响应无延迟;系统调控响应时间迅速,保障系统具备黑启动能力并长期独立带负载运行。 本次“级联型高压储能+燃煤机组”的黑启动模式开创了技术先河,既保留了传统火电的稳定出力特性,又融入了新型储能的快速响应优势,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电网安全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03 多地试验验证智光储能黑启动价值 智光储能在构网型储能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支撑。从2013年国家863项目关键技术攻关,到2020年国家能源局首批储能科技试点示范项目,再到如今的首台(套)示范工程建设,智光走出了一条坚实的技术创新之路。 在2023年甘肃瓜州干河口南北风电场项目中,智光储能提供的35kV自同步电压源高压直挂储能系统成功完成了“主力电源型风电机组+自同步电压源储能系统”带330kV系统黑启动、孤网运行等试验。 在青海大柴旦,智光储能携手国家能源青海公司打造的100MWh多种形式复合储能实证项目,集成构网型级联高压、飞轮、超级电容、钛酸锂、钠离子、半固态、全钒液流等7种前沿技术,以实证推动储能产业从单一技术竞赛转向系统集成创新。 04 通向零碳电网的未来之路 智光储能在内蒙古创源金属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全球高载能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通过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与传统燃煤机组的创新配合,可以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 截至目前,智光储能构网型项目建设规模已超过1.5GWh,级联高压构网型储能技术不断提升,推动电力系统应急恢复能力,实现了从“分钟级”到“秒级”的技术性跨越。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电网抵御极端灾害的能力,也为风光等波动性电源的大规模接入扫清了技术障碍,打开通向零碳电网的未来之路。 |
上一篇:易事特1500V交直流一体机正式下线,储能出海再添新砝码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储能中国网 www.cnne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