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吉臻 男,1951年8月出生,汉族,山西岚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8月起,历任原华北电力学院副院长,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保定校区校长;1998年6月
11月9日-10日,2023世界储能大会正在进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储能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的商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中国能建将储能作为重点培
11月10日,在2023世界储能大会,宁德市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金梅指出,储能做到极致安全,可以用工程视角用统计学方法论量化。 目前全球大型储能电站超过5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统筹能源安全
党的二十大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加强科技创新进行了专门部署,为我们开展能源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总体遵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9月23日,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及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刘科在“2023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一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兴业研究公司总裁助理、学术评审委员会副主席郑仁福在20日举办的2023年第二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储能是实现电力有效供应的工具和手段,如今储能技术
6月1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表署名文章《统筹发展和安全 推动电力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文章中提到,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源网荷储”协同
12月1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rdq
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全社会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越发关注,也对清洁能源越来越重视。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实践中发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近年来新型储能装机增速迅猛,但是其经济性、
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近期,能见推出高端访谈栏目,采访行业专家,解读新型能源体系。本期,我们将独家对话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何祚庥是我国第一代粒子物理、理论